检测到您当前使用浏览器版本过于老旧,会导致无法正常浏览网站;请您使用电脑里的其他浏览器如:360、QQ、搜狗浏览器的极速模式浏览,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览器。
下载Firefox日前,全国博管会2018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简称“博新”)、我校2018年第1批(总第5批)博雅博士后项目(简称“博雅”)评审结果揭晓,我校共有16人获得博新资助,130人获得博雅资助。
bat365中文官方网站拟进站博士后王晨光等2人获得2018年度博新资助,刘蓓等10人获得我校2018年第1批(总第5批)博雅资助。
博新获得者2人:
王晨光
我校前沿学科交叉学院博士研究生,期间作为第一作者在国际免疫学著名学术期刊《Immunity》上发表研究论文一篇,该研究发现了发现锰离子是细胞内的天然免疫激活剂和警报素。
王奕蓉
我校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主要通过比较基因组学方法研究动物体内非编码小RNA的演化规律和功能调控。目前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研究论文3篇。博后阶段的研究将主要关注miRNA的渠化作用及其维持生物系统稳定性的分子机制。
博雅获得者10人:
刘蓓
毕业于我校深圳研究生院,博士期间在多潜能干细胞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建立了具有全能性特征的多潜能干细胞(EPS)。博后期间将进一步建立成分明确的EPS培养体系并建立人EPS向功能肝脏细胞高效定向分化体系。
葛增祥
bat365中文官方网站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研究拟南芥有性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体间的相互交流,并揭示了花粉管细胞完整性维持与精细胞释放调控的分子机理,相关论文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Science上,并被F1000Prime列为推荐论文。
徐毅曦
bat365中文官方网站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核酸代谢与人类疾病。在学期间多次获得我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及三好学生等校级奖励。并以第一作者在eLIFE上发表了研究成果,该文章被F1000推选。
程斯进
bat365中文官方网站博士研究生,主要围绕准确解释多个同时存在的基因组变异产生的生理和病理影响展开研究,目前以第一作者或共同一作的身份发表论文2篇。未来博后期间,将围绕肿瘤新抗原探究肿瘤免疫。
王颖
研究生就读于弗吉尼亚大学分子生物学及遗传学专业,2016年获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3篇并参与多项美国自然科学基金研究。现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从事microRNA功能及进化研究。博士后研究方向为microRNA在系统素诱导的受伤反应中的作用。
方润
bat365中文官方网站博士研究生,研究生期间从事抗病毒天然免疫相关研究,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PLOS Pathogens和Journal of Immunology上。此外,还在2017年获得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并被评为“三好学生”。在博士后期间,我将从事天然免疫调控方面的研究。
谭泽民
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研究双受精作用的分子机理,应用高通量测序检测遗传病与肿瘤基因突变,成果分别发表于《PLoS Genetics》和《Genetics In Medicine》。博士后期间拟开展肿瘤浸润的淋巴细胞功能研究以及肿瘤特异性抗体筛选。
邵世鹏
bat365中文官方网站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活细胞染色质位点标记技术开发和单分子动态研究。发表三篇研究文章,两个综述,申请4个国家专利。博后期间将研究细胞力学信号对染色质三维结构及动态的调控机制。
索元震
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2018年应届博士毕业生,研究方向为生物医学光学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发表了SCI/EI论文、书刊章节、专利等20余篇,计划在博士后期间开展高灵敏度无标记受激拉曼散射成像技术研究。
王嵛
bat365中文官方网站博士研究生,在博士期间主要研究病毒与昆虫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博士期间在plos pathogen、Elife等期刊参与发表论文7篇,博士后期间计划进一步研究病毒侵染昆虫的传播机制。
延伸阅读:
【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为吸引新近毕业的优秀博士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加速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2016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印发了《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人社部发〔2016〕33号)(以下简称“博新计划”)。“博新计划”结合国家实验室等重点科研基地,瞄准国家重大战略、战略性高新技术和基础科学前沿领域,遴选400名应届或新近毕业的优秀博士,进入国内博士后设站单位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截至目前,我院共有4位博士后获的“博新计划”支持。
【我校博雅博士后项目】
为吸引汇聚国内外优秀青年人才,根据《我校关于进一步加强博士后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我校于2016年启动博雅博士后项目。“博雅博士后项目”主要结合国家、学校发展的重大战略、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基础学科前沿领域、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需要来吸引汇聚国内外优秀人才。我校支持鼓励具有优秀科研学术潜力的个人通过申请本项目资助来校从事自由探索型的科研学术研究。
截至目前,我院共有28位博士后获得“博雅”资助。